中医的“肾”到底是什么东西?

中医的“肾”到底是什么东西?

肾气虚气由精化,因此肾气虚或源于肾精不足,或因于化气不足,其突出表现为肾的功能低下,如尿后滴沥不尽、小便次数多而清,阳痿、性欲减退、滑精、早泄,腰膝酸软,头晕、听力减退,面色淡白,倦怠乏力,尺脉沉弱等。

肾阳虚肾阳亦称为元阳、真阳、真火,为一身阳气之本,即如《景岳全书》言“天之大宝,只此一丸红日;人之大宝,只此一息真阳。凡阳气不充,则生意不广”。因此肾阳虚主要表现为温煦乏力、活力减退,突出表现为在气虚的基础上又见各种怕冷,如精神不振、神疲乏力、不耐劳作,畏寒怕冷、四肢发凉,腰膝酸困或腰背冷痛、筋骨萎软、身体发沉,性能力减退、阳痿、早泄;小便清长、尿有余沥或夜尿频多,听力下降或耳鸣,记忆力减退,嗜睡,多梦,自汗;或虚喘气短、呼多吸少;或五更腹泻;或身浮肿,腰以下尤甚;或阴囊收缩、冷湿等。

肾阴虚肾阴亦称为元阴、真阴、真水,为一身阴液之根。肾阴不足,可因水不制火而见虚火内生,也可因失于滋养而见诸症,如头晕耳鸣、腰膝酸痛、失眠多梦、潮热盗汗、五心烦热、咽干颧红、齿松发脱、形体消瘦、小便短黄或大便干结,舌红少津、脉细数;男子阳强易举、遗精、早泄,女子经少或经闭、崩漏等。

肾虚之治

肾虚宜补,然补肾却大有讲究,不仅要弄清肾虚之类别,更要考虑肾脏之特性。从实际应用看,历代补肾差异迥然。

《金匮要略》中的肾气丸,又名崔氏八味丸,被后世誉为“补肾祖方”,由干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泽泻、茯苓、丹皮、桂枝、附子八味药物组成。关于本方功用及组方特点,有两点需要用心体味:

一是关于功用认识。后世方论多认为其是温补肾阳的代表方,并引用张景岳所言之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,而生化无穷”加以阐释。其实从药味及药量来看,本方确属名实相副,现今则似理解有误。

清代柯琴对此所释非常清晰透彻,谓:“肾气丸纳桂附于补阴剂中十倍之一,意不在补火,而在微微生火,即生肾气也。故不曰温肾,而名肾气也。”清末张山雷亦言:“仲师八味,全为肾气不充而小便不利者设法……方名肾气,所重在一气字。故桂、附极轻,不过借其和煦,吹嘘肾中真阳,使溺道得以畅遂。”

由此可知,言其“温补肾阳”,应是混同了肾气、肾阳的概念。尽管“阴中求阳”之说于此未必贴切,但从肾的生理特性而言,其理却是意味深长。

二是补中有泻。钱乙的“肾主虚,无实也”,张元素的“肾本无实,不可泻”及刘纯的“肾乃真水,无泻有补”等观点,在业内影响很大。而从肾气丸的药味组成不难看出,此论谬矣,“三泻”之用即为明证。

此如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言“用泽泻者,诚以补药之中必兼泻邪,邪去则补药得力,实泻中之补也”;《本草蒙荃》谓茯苓“去胞中久积陈垢,以为搬运之功也”;《本草纲目》谓丹皮“治手足少阴、厥阴四经血分伏火”。因肾为水脏,主水代谢,能通过气化或决渎而调节水液,故而肾气一虚,水液即停,而水湿不除,肾虚难补。由此而言,补泻并用是肾气丸蕴涵的补肾要义。

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》中载有大、小补肾汤。其中小补肾汤(地黄、竹叶、泽泻、甘草),主治“虚劳失精,骨蒸,羸瘦,脉快者”;在小补肾汤的基础上,加桂枝、干姜、五味子,即为大补肾汤,主治肾精不足、虚阳上冲证。二方的组方思路与肾气丸基本一致,即兼顾阴阳,补中有泻。宋代钱乙将本方减去桂、附名曰地黄丸(即六味地黄丸),一变而成为滋阴补肾的代表方。在肾阴虚的背景下也留用“三泻”,似可进一步说明肾主水的真谛。

张景岳也深谙肾脏特性,提出了“阳中求阴、阴中求阳”的治疗思想,分别创制了治疗元阳不足、命门火衰的右归饮(熟地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枸杞子、杜仲、肉桂、附子、甘草),右归丸(右归饮去甘草,加鹿角胶、菟丝子、当归),及治疗肾水不足的左归饮(熟地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枸杞、茯苓、甘草),左归丸(左归饮去茯苓、甘草,加川牛膝、鹿角胶、龟板胶、菟丝子)。而其补肾风格却与肾气丸明显不同,表现在一是温补与滋补更直接;二是更为注重填补肾精,如用鹿角胶、龟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;三是基本不用泻法。

此外,历代医籍中载有数十个“补肾丸”或“补肾汤”,因主治不一而用药也各有不同,不过大都是思路单一,直来直去,只是分温补、滋补而已。

综上所述,以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,很难理解中医学有关肾脏的认识。其自身也确实存在着概念上的单指性不足、逻辑上的关系含混等问题,诸多有关研究与表述也常出现名实不副或名同实异的情况。而关于肾虚的诊断,业内多年来一直努力谋求实现客观化或量化,但结果却远未达到预期,临床过程则是因理解偏差、误判者有之,因动机不纯、误导者也有之。至于补肾,更是因为过于重视而表现出热情大于理性,一些医者甚而带有江湖做派,故弄玄虚,滥施补益,致使乱象丛生,为人诟病。笔者认为,欲恰当、规范补肾,还是应回归本源,真正吃透肾气丸组方的补肾意味。

0成本打造自己的空中药房

免费听微课 | 学临床医案 | 打造工作室

版权声明

·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,作者朱光/河南中医药大学。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。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·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,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
有其他感兴趣的、想了解的、想学习的内容

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手机如何访问服务器
365体育比分

手机如何访问服务器

07-05 36
马年话飞马:飞马真的能飞吗?
365体育比分

马年话飞马:飞马真的能飞吗?

09-12 621
唐代宫廷有哪些棋类运动?(307)
365bet线上手机投注

唐代宫廷有哪些棋类运动?(307)

10-19 676